既能为你呈现腾云驾雾的仙侠世界,又能让你一秒穿越千年去秦文明探秘……五一假期临近,咸阳高新区中国西部AI创新港将作为中国西部首个AI主题科普基地向公众开放,XR、VR沉浸式视觉体验还有新奇的环幕影院和全感剧场,将给公众带来新的视觉、触觉、听觉全感交互体验。
从率先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,推出私有化AI服务“AI高小新”,到探索数字文旅体验等前沿业态、构建教育研学新“智”旅,咸阳高新区以“建设西部AI第一城”为目标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数字人才集聚,为西部乃至全国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文旅、产业与城市治理深度协同的高质量发展路径。
从战略到行动:咸阳高新区积极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
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,人工智能已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革命,更是一个新时代的更迭,这其中,算力、数据和大模型作为关键要素,共同推动着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。
在此背景下,咸阳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,精准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,把抢占数字经济高地、实现产城融合作为战略支点,把大模型落地作为产业升级与生态构建的关键引擎,借助“技术-产业-治理”协同效应,创造人工智能服务文旅、政务、教育等新场景,积极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打造创新生态、提升治理效能,通过产教融合与数据开放,构建AI人才高地,为咸阳乃至整个西部区域经济注入长期活力。
为抢占数字化转型的先机,赋能企业发展的数字化转型,咸阳市出台《咸阳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(2024-2026年)》等文件,召开咸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宣贯培训会,举办咸阳市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走进企业系列活动。
作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典范,目前咸阳高新区已形成“电子显示、生物医药、新型合成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”四大主导产业集群。同时为了打造“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”,咸阳高新区通过设立3亿元产业发展基金,出台人才补贴等优惠政策,积极培育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。
西部首个AI主题科普基地开放 AI+文旅带来全新感官刺激
沉浸式体感仿真技术搭配可穿戴设备,可以使人在虚拟场景中与人或物互动,体会到“身临其境”的感觉。
今年5月1日,中国西部首个AI主题科普基地——中国西部AI创新港将迎来对外开放,这是咸阳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,全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的又一个缩影。
来到中国西部AI创新港,一座占地1.8万平方米的白色圆形地标建筑显得未来感十足,通过抽象表现计算机语言中数字“1”和“0”的形象,展现出数字经济的无限活力。通过“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有机融合”这一设计理念,中国西部AI创新港建筑内部主要规划有XR数字多功能厅、环幕影院、AI小微企业孵化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研学基地、等比例虚拟数字空间——“烟火人间”餐饮娱乐空间等业态。作为咸阳“数字产业化”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,即将面向公众开放的中国西部AI创新港将成为集数字产业展示、创业孵化、数字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“文商旅”融合新地标。
在《XR视界我的舞台》项目中,游客戴上扩展现实(XR)眼镜即可沉浸式体验“化身仙侠”,眼见青山缥缈,脚下腾云驾雾,耳畔清风吹过,一切彷佛触手可及;在《飞跃大秦》环幕影院,体验穿梭时空,俯瞰大秦盛世;在《VR大空间——沉浸式探索展》,穿梭次元世界,开启探索奇幻之旅……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,沉浸式文旅正在成为高新区又一亮丽名片。
《大秦纪》VR全感剧场震撼上演 让观众沉浸式体验“寻秦记”
在数字化浪潮下,虚拟现实(VR)技术正与传统文旅产业深度结合并加速应用,融合数字技术的文旅项目可以让观众脱离被动接受的讲解、走马观花式的打卡,转为主动探索、沉浸体验,从而开启一场前所未有、充满魅力的文化之旅。
今年5月1日至5日,中国西部AI创新港还将举办“大秦AI嘉年华”大型活动,五大AI科幻项目和AI活动,将为观众呈现多维度的感官交互体验,这标志着咸阳高新区在AI创新与技术推广方面不断迈入新的里程碑。
在咸阳高新区精心打造的《大秦纪》VR全感剧场,依托AI算法驱动的XR场景引擎,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,而是穿越时空的参与者,可以在全感沉浸剧场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“穿越之旅”。观众佩戴XR一体化设备化身秦朝兵士,在视觉、触觉、听觉全感交互中,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秦咸阳城的雄伟壮观、秦始皇陵地宫的幽深莫测以及秦兵器工坊的繁忙景象,在挑战极限感官世界的同时展现大秦文化。
这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,让观众在欣赏历史的同时,也能积极参与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。《大秦纪》VR全感剧场的推出,是咸阳高新区数字化文旅产业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实践。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,更为咸阳的文化旅游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随着中国西部AI创新港在五一假期璀璨绽放,在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加持下,咸阳深厚的文旅资源将会更紧密地拥抱数字化浪潮和新技术革命,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咸阳样本”正在加速形成。
依托数字新基建 助力园内企业突破数字化瓶颈
过去一年,咸阳高新区将AI创新港作为“建设西部AI第一城”核心载体,除了探索AI创新应用场景、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、数字文旅体验等前沿业态,同时积极招引聚集数字化企业,推动产业数字转型升级,在智慧城市、AI小微企业孵化器等创新生态方面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。在3月27日举办的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活动上,咸阳高新区引进算力服务、低空经济、中药大数据智能平台应用等数字经济项目4个,这些项目将依托中国西部AI创新港、图灵智算中心等数字新基建,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,着力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。
同时,咸阳高新区提前布局,建设咸阳高新图灵人工智能算力中心,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。今年2月12日,咸阳高新区完成DeepSeek满血版本地化部署,全面植入高新区“AI高小新”大模型。目前,辖区已有70余家企业申请接入“AI高小新”DeepSeek大模型。该举措以开源的生态、极低的成本推动了AI的普惠化,使得咸阳高新区迎来数智化发展新阶段。
在生产优化“降成本”方面,“AI高小新”DeepSeek大模型的表现也非常直观。其中华泰厨具通过应用“AI+质检”模型等技术,每年减少200万元返工成本,库存周转率提升了35%;杜克普服装订单交付期由30天缩减至7天;陕西生益科技通过实施智能排产方案,设备利用率提高40%,生产成本整体降低20%。目前,辖区100余户企业已实现“上云用智”,一批数字化智慧工厂落地生根。
从人工治理到AI“智理” “数智高新”带来政务服务技术升级
作为西部首个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综合性创新平台,中国西部AI创新港在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,打造“智能工厂”“数字车间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同时依托大数据、AI算法等技术手段搭建了数智高新运营服务中心,以智能城管、智能环保、智能视觉等平台为主体建设“数智高新”,变人工治理为AI“智理”,为数字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。
围绕企业群众需求,咸阳高新区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,打开“用新办”政务微信小程序,即可实现社保、工程建设、企业开办等多个服务事项的掌上办理;通过“AI高小新”数字人助手,58项高频政务事项实现“零次跑”,审批周期压缩70%。在社会治理方面,咸阳高新区建成数字会客厅,实现“一屏感知、一厅调度、一网统管”的智慧城市综合运营。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实景云图、产业智治、城市治理等内容,涵盖城管、应急、交通、环保等多个领域,可实时查看辖区情况,助力精细化治理。
咸阳,这座承载着周秦汉唐文明厚度的千年古都,正以数字化的笔墨续写新时代的智造华章。从提出打造“中国西部AI第一城”的战略构想,到中国西部AI创新港的崛起,咸阳这座穿越千年时空的文明之城,正以算力为笔、数据为墨,在渭河两岸绘制“产城智联、万物共生”的智能文明新图景。